最新网址:www.bqzw789.info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历史文博演义 > 第二十二回 张汉卿避寇误国,易培基决意迁珍

原域名已被污染,请记住新域名www.bqzw789.info

    词曰:

    古所故宫轨定,怎奈日寇镝催,国宝南迁几时回,燕京潇潇易水。

    朝天宫设分院,中央博物藏随,上海沦陷金陵危,漫路西川护粹。

    斗转星移中,1931年来到了中华大地。

    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入侵,地方藩属国宣布独立,脱离中国版图,都是在内乱不止,无暇外顾的年份。物必內腐而外患生。

    1931年正是如此。

    最高统治者蒋介石,尚处于立足未稳的时候,刚刚解决好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又与国民党粤系元老胡汉民内部倾轧,反蒋势力在广州聚集。中共自1927年南昌八一军事起义,在江西建立苏维埃政权,势如燎原。蒋介石终于在1930年10月份腾出手来对朱毛红军所在江西中央苏区组织围剿,然而进剿不利,损兵折将。自然灾害上,中原遭受大灾,民生凋敝。

    中国北方的事情蒋介石交给盟弟张学良打理,张学良率军常驻平津,关外防备相对空虚。之前,易帜后急于建功立业的张学良所率东北军在中东路事件对苏战败,验证或者说暴露了东北军的实际军力,一言以蔽之: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此时,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的日本军国主义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日本人在东北易帜后,一直在找机会,现在终于可以下手了。

    1931年7、8月间,日本军队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试探中国的反应,由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日本遂于一月后发动了大规模武装侵占东北三省的战争,“九一八”事变。

    在“九一八”事变数天前的9月6日,奉天高官臧式毅、东北军参谋长荣臻收到了坐镇北平的张学良发来的一封电报,电文钤盖鱼子秘印,史称“鱼电”:

    “现在日方外交渐趋吃紧,应付一切,亟宜力求稳慎。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当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即希迅速密令各属,切实遵照注意为要。张学良”。

    在九一八事发当时,在沈阳的东北军参谋长荣臻电請对策,乃是张学良亲自下令不抵抗。

    据荣臻记载,九月十八日深夜:

    “得知日军袭击北大营,当即向北平张副司令以电话报告,并请应付办法。当经奉示,尊重国联和平宗旨,避免冲突,故转告第七旅王以哲旅长,令不抵抗......彼时,又接报告,知工业区迫击炮厂、火药厂,均被日军袭击。当时朱光沐、王以哲等,又以电话向张副司令报告,奉谕,仍不抵抗......”

    据《张学良口述历史》记录,九月十九日下午:昨日接到沈电,惊悉中日冲突事件,惟东北既无抵抗之力量,亦无开战之理由,已经由沈,严饬其绝对不抵抗,尽任日军所为。

    而此时蒋介石尚在围剿红军的江西前线,蒋是在9月19日到达南昌后,晚间九点至十点才从上海方面得知“事变”消息。

    在民族大义面前,张学良表现得就如同是不争气的逆子,与其父张作霖相比真是虎父犬子。临机应变属于“无办法、无责任、无抵抗”的“三无将军”。无办法,是指对虎视眈眈的日本关东军的情报工作无从谈起,遑论知己知彼,以为是日本关东军小打小闹,招致误判形势;无责任,则是推脱责任给中央,说是奉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让老蒋从此背了几十年黑锅;无抵抗,中东路事件已使少帅豪气受挫,此时更怯与日军交手,一味幻想国联调停。作为封疆大吏,执掌20多万东北军,一误再误,致使东北三省沦陷,将当时工业基础在全国领先的东北拱手让给敌国,与以资材资助敌国无异,是故国人皆曰可杀。时有《哀沈阳》一诗,风传全国,单道这少年轻狂,不堪大任的张少帅,正是: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九一八”事变刚刚发生后,吴佩孚应张学良之邀,定居北平。张学良以子侄辈的身份邀他做客,吴佩孚见面就质问:“沈阳事变,你为什么不抵抗?”张学良脸色当时就变了:“我有中央命令。”“有命令也不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连这个道理都不懂,真丢你老父的脸。”吴佩孚甩开衣袖接着说:“国仇你不报,私仇你不报,你老子的棺材已经竖起来了!”说得张学良哑口无言,只得毕恭毕敬地应承:“玉帅骂得对,我确是给父亲丢脸了。”

    事后,吴佩孚心绪难平,意犹未尽,题诗评价张学良:

    “棋枰未定输全局,宇宙犹存待罪身。

    醇酒妇人终短气,千秋谁谅信陵君”。

    不消说,张学良在沈阳大帅府的“定远斋”私藏,东北陷落时亦尽归敌手,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方归还个人,后由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带至美国,再后来张学良在台湾幽禁解除,到美国夏威夷定居,拍卖过其中一些书画,但大部分定远斋藏画仍存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毅荻书斋”,这是后话。

    此时的故宫博物院。

    本来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故宫博物院在易培基院长的行政领导下,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迎来了建院以来最好的短暂发展时期。此时清宫古物基本清点完毕,学术研究上,设立专门委员会,在北平的专家宿儒尽入毂中,如郭葆昌、福开森、陈寅恪、陈垣、傅斯年、赵万里等,院内外专门委员共有47人。故宫博物院修缮了慈宁宫花园、承乾宫、角楼、马道,发行《故宫周刊》,更建有印刷所,从德国引进珂罗版印刷设备,将文物出版流传推向阶段䗼高峰,同时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等各方筹款,拟在延禧宫地址建设故宫库房。

    1930年10月,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由蒋介石、李石曾、易培基等人领衔签署了向南京国民政府提报的《完整故宫保管计划》,并已得到行政院的批複。

    《完整故宫保管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将设在故宫外朝的古物陈列所、午门与端门城楼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均与故宫博物院合并,将紫禁城全部,以及太庙、堂子、大高玄殿一并归入故宫博物院。另外该计划提到:古物陈列所原来由沈阳故宫迁来之古物,待整理后一部分送归沈阳故宫,一部分送运南京,另设博物院陈列。

    在档案影印资料可见,蒋中正的名字赫然处于《完整故宫计划》提案第一人的位子,一方面应是鉴于蒋介石在国民政府军政两界的地位(蒋介石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国民政府主席),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蒋介石对中华文化的重视,这与日后故宫等单位文物南迁、西迁、迁台之决策均最终由蒋介石一言九鼎,一脉相承。至于该计划中提到送还沈阳故宫文物之事,自然是交好、安抚张学良之意。

    由于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古物陈列所、国立历史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之合并之事招致搁浅,至于将原来盛京皇宫的古物送归沈阳,则更不可能。但紫禁城以故宫博物院为主,以古物陈列所为附的主次关系基本底定。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辽西走廊的战略重地锦州,虎视华北。面对日本人随时可能攻占北平的危险,高等学校部署南迁。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惨痛历史让北京社会各界对故宫博物院所藏数万件珍贵文物的命运甚为关注。在其位谋其政,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易培基不得不未雨绸缪早作筹划,遂对外以修建故宫库房为名,着手腾挪各殿文物,集中起来清点造册,积极做外迁的准备,一切工作都在外松内紧地进行。

    1931年12月,故宫博物院接行政院训令,故宫博物院设立临时警务处,以统筹故宫博物院与古物陈列所及中央研究院历史博物馆的防护安全事宜。临时警备处由故宫博物院总务处俞同奎兼任处长,时任古物陈列所所长的钱桐兼任副处长。

    说到古物陈列所,真是风水轮流转。在北洋时期,古物陈列所日子好过,但自国民党一统天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古物陈列所则显然不受待见。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派参事张秀升、高振龙为会办……
............
内容不完整?請访问笔趣789(ЬⓠᏃᎳ⑦⑧⑨.CΟM)阅读完整内容!

原域名已被污染,请记住新域名www.bqzw789.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