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qzw789.info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潜伏1638 > 第十六集 方鸿渐

原域名已被污染,请记住新域名www.bqzw789.info

    这一天,关达汉带了一个年轻人过来,名字叫做方鸿渐。

    只因关达汉在他面前吹牛,说有一种车,不用牛马,就可以开得飞快。方鸿渐自然不信,所以就跟过来证实一下。

    证实的过程很简单,余杭给他展示了几张汽车和火车的照片,方鸿渐就被震惊了,然后还对这些东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余杭给他们简单讲了一下汽车和火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发现关达汉还是糊里糊涂,而方鸿渐却表现出了很强的理解能力,几次提问,也都是问在点上。

    聊了一阵才知道,这个方鸿渐原来是城外方家庄庄主方文山的三儿子,今年也是十七岁。

    方庄主很羡慕杨家庄的杨秀才。因为杨秀才有秀才功名,不但免除了赋税和徭役,关键是社会地位高。在与其他乡绅土豪交往的时候,明显高人一等,即便见了知县大老爷,也无需下跪行礼。

    方庄主尽管眼红,但他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所以就将希望寄托在三个儿子身上。从小到大,方文山没让他们干过一天农活,交给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努力读书,考个秀才回来。

    无奈的是,十来年过去,儿子们参加了几次县试府试,还都只是童生身份,没能考中秀才。

    方老庄主并不死心,他孤注一掷,把家底全部拿出来,送老大老二到山下杨进士的家学里读书,想着他们每日聆听杨进士的教诲,学业上定能有所精进。

    本来是要送三个儿子一起去的,但老三方鸿渐不听话,死活就是不去。这个老三自幼活泼好动,屁股太尖坐不住,这些年让他窝在家中,日日诵读经史子集,做之乎者也的八股文章,也是难为了他,所以方庄主也就只是叹了口气,没有再勉强。

    这小子是穿越三人组接触的第一个大明朝读书人,三人都很有兴趣。

    虽然他只是个最初级的学童身份,但毕竟是系统学过《四书》《五经》,会写八股文章,参加过县试府试,也算是有一定的学识和见识了。

    三人围着他问东问西,老半天才搞清楚大明朝的科举制度和考试内容,不禁都是倒吸冷气,感觉以他们现在的水平,去参加这样的八股文考试,也一样考不上秀才,更别说举人和进士了。

    倒不是大明朝的读书人智商更高,只是这种把两千年前远古先贤的晦涩文字,拿到现在作为考试内容,进行一字一句地解析论证,实在是让他们无语得很。

    方鸿渐叹气道:“唉,我是决计不再参加科举考试了。”

    蓝采和大笑道:“你才多大岁数?说得这么老气横秋。你父亲知道吗?还不打断你的腿。”

    方鸿渐道:“我父亲自然是知道的,他老人家也觉得我没有考秀才的本事。”

    余杭插嘴问:“那怎么办?你父亲的最大愿望,不就是家里要出一个秀才吗?”

    方鸿渐又叹气道:“不怕老神仙笑话,我不去考秀才,一是做不好八股文章,不过最主要的是我不愿再去受那份羞辱。”

    何晓霞不禁好奇道:“什么羞辱?怎么回事?”

    方鸿渐说:“县试也就罢了,本县应考的读书人没有多少,考题也不难,不是太笨的,这场考试都容易过关。府试那天,天不亮就要到府学外面候着,应试的人足有上千,里三层外三层,黑压压的一片。卯时初刻开始点名,排队依次搜检,不但要把考篮里面的一应物事逐一检查,还要我们除去长衫,众目睽睽之下,任由兵丁的脏手在身上从上至下又从下至上反複揉搓,我现在想起来,还感觉气恼。上千读书人,为了博取功名,排着队任人羞辱,真是斯文扫地!”

    方鸿渐说得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又道:“这还只是开始,如果没给监考官送银子,位置就很可能被安排在粪号旁边,别说答题了,熏都熏死了。每个人在五尺见方的隔间里面,点上蜡烛,忍饥挨饿,从早到晚,没日没夜,几场下来,还是考不中,是不是活活气死人。”

    何晓霞安慰道:“这种科举,不考也罢。再说,考上秀才也没什么用。”

    方鸿渐道:“要说考上秀才还是有用的,不然我父亲也不会这样逼迫我们兄弟三个读书了。怕只怕考了一辈子,还是个儒童,那就难过了。很多老儒童没有生计,就只好在各乡各里的社学里面教书,如果县里不拨粮米,那就只能在逢年过节时向学生索要节礼,简直形同讨饭,日子难过得紧。咱们华阳县的社学吴学究就是这样的情况。”

    三人听他说得悲惨,也只好摇头叹息,感觉这时候的科举,不一定比后世的中考高考更难,但是考场条件太恶劣。

    方鸿渐最后问三人,能不能教授他一些高深莫测,强过那些秀才举人千倍百倍,让他不必科举,就可以飞黄腾达,做成大事的学问?

    三人不禁都是哈哈大笑,余杭爽快答应:“没有问题,我们擅长的就是这样的学问。”

    这次聊天,让三人有了编写一套教材的想法,并且还非常急迫。

    因为通过与关家人的交往,以及与方鸿渐的接触,他们深刻感觉到,大明人的科学素养实在是低,或者说几乎没有。

    关家人无论老少,都只是上过两年社学,学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而已,算是识字。数学嘛,只会一点两位数加减法,会打算盘。

    总体而言,就是后世的小学一年级水平,甚至还没有一年级小学生的知识面宽广。

    方鸿渐虽然文学水平高一些,但算数水平也还是一年级。

    这样的话,他们马上开始的大炼钢铁运动,还有各种研究设计开发工作,岂不是面对的都是文盲,连一个技术工人都没有,更不要说能帮上忙的助手了。

    还有一层考虑。就是现在他们三个人脑子里的各种知识,再过几年的话,很可能会逐渐遗忘,那样的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必须尽快系统䗼地编写一套实用教材出来,把这些记忆中的后世知识,还是抄录在纸上比较放心一些。

    有了课本,就可以随时招收学生和培养助手。

    三人商量的方案是,蓝采和负责编写语文和数学,余杭负责物理,何晓霞负责化学,分为小学两年,初中两年以及高中两年。

    之所以大幅度压缩学制,是因为时间实在有限,大明朝马上就要完蛋了,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搞后世那样的十二年义务教育。

    并且后世的教学内容过于繁杂,小学生学习的很多东西,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根本就用不到……
............
内容不完整?請访问笔趣789(ЬⓠᏃᎳ⑦⑧⑨.CΟM)阅读完整内容!

原域名已被污染,请记住新域名www.bqzw789.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