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qzw789.info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海上晋国沉浮录 > 第一章:紧急逃离

原域名已被污染,请记住新域名www.bqzw789.info

    大卫国建咸四十三年二月十三日,海州一户普通的名叫马複晋的统制将领家中生下了一个孩子,是他的独子,起名为马文慧。

    马複晋祖籍河东晋阳,那是前朝的龙城之地,三京之一。他出生在那里,但对统治他们的邢国十分不满,在二十岁的时候随父南下到大卫国,从军于海州,因有战功后升为统制。父亲去世后继承了所部兵马两千多人。

    马文慧因为是马複晋的独子,故从小父母和祖父对他教育很严,从五岁开始就学习文史,并教授其武艺。然而更重要的是从小教育他要忠君报国,而国就是大卫国,要牢记对狄国的仇恨。

    马文慧也确实不负父母的教育,到十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学得一身武艺,尤其擅长使用长枪、铁鞭和双锏,而且骑射技艺也不错。另外对历史和地理也很感兴趣,但是除此对其他方面则兴趣一般。

    大卫国建咸五十年,曾经给大卫国带来极度繁荣的也是在位最长的皇帝去世。其子即位,年号开德。大卫国建咸时代虽然达到了文化与经济的巅峰状态,如编户人口为近七千万人,实际人口则高达九千多万以上,年收入最高达一亿五千万贯以上。储备有黄金上百万两,白银八百多万两,粮食更是堆山。仅在都城就有存量六百多万石。但是武备不修,穷奢极欲,也已经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开德皇帝在位十二年,虽然励精图治,希望加强武备,防御北方的邢国、纪国和成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开德皇帝却英年早逝。由其独子即位,年号定隆。

    建咸中期到开德时代的几十年里,北海狄羯部族愈发强大,并成立了大狄国。在几十年里,狄羯国凶悍的骑兵消灭了曾经强大一时的邢国、纪国、成国等十数国和几十个部族,并多次对大卫国的北方荆襄、川蜀和两淮发动了大小不一的多次进攻,双方互有胜负。

    开德十年五月,已经十八岁的马文慧和同乡好友张璇强等一起化妆成商旅前往淮北北方的狄国控制区,他们走过了中原、山东,还有他们的祖籍地河东。张璇强的祖籍在河东,是大盐商的后人。其父当年也是为躲避战乱而南下,最后侨居于海州。

    这是二人的第一次河东返乡之旅,故而无处不充满欣喜。

    他们时常听老人说家乡的好,但从未亲眼所见,如今亲眼见到了。尤其是喜欢吃河东那地道的刀削面。可是如今的河东刀削面也有些变味了,不是味道变了,而是手法有些改变了。因为这是需要用铁器制成的刀削的,而狄国人怕汉人反抗,严禁用刀,或者是限制用刀的次数。在这样的情况下,刀削面多多少少是有些变味了。

    他们这次旅行,是独自出发,也带有刺探军情和打听情况的意图。

    这次旅行走了将近一年,将中原、山东、河东几乎都走了个遍,亲眼目睹了昔日繁华的中原之地成为了丘墟,亲眼目睹了狄国人对汉人的欺凌。他们也多次出手相助。而许多人也因为其出手相救而侥幸活命,也就跟随其南下,而在这将近一年的履行之中,马文慧、张璇强的感情也更加深厚了,而且两人的䗼格是互补的。

    马文慧能文能武,但有些刚烈,而张璇强也是文武兼资,但䗼格稳重,而且长于谋划,足可以弥补马文慧之短处。

    返回海州后不久,马文慧、张璇强在父辈故交的举荐下得以入仕,成为了当时总揽整个沿边两淮事务的东宁王手下的幕僚,且颇得赏识。

    从定隆元年到定隆五年,马文慧、张璇强在东宁王手下专司在淮北沿边的海州、沧凰州等沿边地带招募流民健勇。

    二人虽年轻但颇有才华,且博古通今,治理地方有方且仗义疏财,故北方流民豪强多有愿意归顺者。不管是汉人,还是叛逃的狄羯人,还是昔日的邢国等国人,再或者是更远的代北、平州豪杰,他们都纷纷接纳,并妥善安置,海州、沧凰州一时间成为沿边地带少有的安定之地。

    定隆五年,狄国大举进攻两淮地带。

    因为是突然袭击而且选择在了正月,所以不到三个月,凶悍的狄羯部族铁骑已经攻下西北和西南北部地区,并绕道迂回到了大江下游。这时死守江淮一带的军民已经是腹背受敌。北上无疑是送死,可南下,退路已断,只能是向东逃亡大海孤岛,然后再寻他途了。

    因天下大乱,天子也是一路南逃。而当时奉命总领整个沿边事务的是皇室的东宁王虽然有志于朝廷,却志大才疏。先是盲目在淮北与狄羯骑兵野战,损失了十万精锐。在江淮北部缓冲区沦陷后,又不顾幕僚马文慧和张璇强等人逐步后撤的建议,然后就要率部直接南下两浙,很明显,意思就是要继南下,越往南越好。

    然而此时尚有江淮及江淮以北地带的残余郡县和数百万生灵尚在坚守之中,他又不得不有所表示。故而东宁王表奏马文慧为淮北沿海安抚使,加镇东将军衔,领江淮流民督护兼知海州,都督军务,得以自辟官署,招募兵马,相机行事;张璇强为安抚副使、辅国将军,江淮流民副都护兼知沧凰州,协理军务。

    东宁王撤离的时候,曾拉着马文慧的手说:“淮北沿边及岛屿地带,就交给你了,你可以相机行事。”

    马文慧:“属下只能是是尽力而为了。”

    东宁王还将自己的一柄点钢枪赐予了马文慧,说:“这是先祖当年平定东方海寇时候所用之兵器,赐予你,给你改个名字叫定海枪,希望你也能凭借此器建功立业。”

    马文慧跪谢,接下了定海枪。

    除了给予权力外,东宁王还特许马文慧可以任意节制淮北将士和取用武库及府库的钱粮兵器。

    虽然马文慧很感谢东宁王,但是如今光靠他们两人根本无法支撑多久。

    危难之时,马文慧、张璇强二人不得不承担起坚守环海地带的艰巨任务。此时,他们两人只有二十五岁左右。但是二人明白,光靠现有的实力根本无力坚守,因此二人商量好之后决议死守现有孤城数月,以争取让现有的和即将蜂拥而来的各地民众和城中尚存的财富撤离到外海的岛屿上,以为来日收複之资。

    这些各地的流民大约有六十万人左右,主要由几个祖籍在北方但出生在江淮地带的人率领,其中又以马、张、刘、崔、杜五部势力最大。

    首先是马文慧,祖上为并州晋阳人,出生与两淮交界之地,时任知海州。统领江淮和并州及部分河东、代北流亡人口十五万人。

    次之是张璇强,河东人,祖上是河东大盐商,和马文慧自小相识,为挚友,一同进入的东宁王幕府,时任知沧凰州,统帅河东及附近地带的北人及部分江淮流亡约十万之众。

    马文慧和张璇强二人同岁,都是二十五岁,在马文慧十几岁随朋友去北方时就相识,二人是莫逆之交了。两人也是当时这些流民中地位最高的。两人所统部众多是江淮流亡之人或者从代北、河东等地南下逃亡的人,归他二人直接统率的流民有二十六万人之众,两部人马因为多和狄羯有深仇大恨,故而战斗力最强,抵抗意志最为坚决。

    还有一支刘家人,统帅是出生代北平城的却年过花甲的刘老爷带领出来的六万多人,然而家国沦陷让年老的老人在路上忧郁而亡,部属由出生在江淮的女儿刘婷娜接管,此女虽然年轻仅仅二十三岁,却才貌出众,且巾帼不让须眉,能力出众处事公正,为部属宗族所信服。

    此外崔子建,祖上是冀州平原郡人,当时正在江淮一带,也只有二十三岁,率领冀州、平州一带的人员七万多人。杜家是杜航,祖籍雍州一带,二十四岁,当时正在两淮一带,统带西北雍凉和部分川人也在七万多人之众。

    除了这五大部外,此外还有其他大小数千人不一的家族和流民及商贩与普通当地百姓,也有一些代北汉化的胡人之后约五万人左右。总之这是一支多族群的庞大流民队伍。因为他们人群庞大,种族不一,所以也都各有所长。有长于经商者,有长于诗文者,也有长于农牧者,有世代为宦者,更有彪悍善战之人。

    他们这些人虽说已经失去了家园故土,但其自身和家族的名望及所带的财富牛羊马匹依然不在少数,如果有稳固的地盘,绝对是一支任何人都难以忽视的力量。

    在制定好撤退计划后,马文慧负责海州沿海地带的撤离,张璇强负责沧凰一带的撤离。海州方向以攻为守,沧凰方向则以守为攻,两地相互配合。马文慧当时有残余兵力及从流民和代北东胡西北等地中招募出来的兵马共三万人左右,骑兵五千人。这些兵马除了江淮原有居民及各地流民中选拔外,尚有从北方原不愿臣服狄羯的各族死士及亡命徒数万之众中挑选的精锐。

    其中直属于马文慧所辖的兵马有七千人,皆卫狄两国交界地带的亡命命及之不归附狄羯者组成,敌甚畏之,战斗力最强。

    马文慧亲率少量精锐袭扰狄羯后方,而主力坚守城池附近,以部分精锐留守宁昌、宣济等地,以确保两地联络。

    张璇强则趁敌军在江之际,抓紧将各地的人、财、物等先撤往东绍郡成山口一带,同时搜集各地的大小船只,将老弱病残和贵重财物紧急装船运往外海的岛屿。

    马文慧所率精锐虽然不多,但都是父亲旧部或者是其直辖之亡命徒,战斗力极为顽强,为撤退赢得了时间。而马文慧在作战中也多次手持定海枪在阵中厮杀,斩获颇多,为狄军所畏惧。

    从三月开始到九月初的时间,狄羯部铁骑连续攻击海州附近等地长达半年之久,虽然接连遭到失败,但是海州军三万人也损失惨重,只剩下不足七千人,骑兵只剩下千人。不过却也因为半年的死守,使得将海州及逃亡到此的各地流民三十二万人,牛马羊三千头(匹)、各类军械三万余件、火器百余件、粮食五十万石,布帛绸缎五万匹及钱二十万贯等大批物资人口撤离到了外海中部偏南的北武岛。

    而张璇强的沧凰一带兵马损失相对较小,原有两万人马保留下了近万人,撤离了约流民二十多万人,牛马羊五千余头(匹),各种军械万余件,粮食三十万石,火器百余件,布帛绸缎金银钱等约十万撤离到了外海中南部的虎岩岛,与北武岛距离不远,两地成犄角之势。九月十二日,张璇强率所部亲随数十人来到北武岛与马文慧共商后续事宜。

    两人的坚守是有成效的,坚守半年多,使得原来在海州和沧凰州一带的大多数流民均得以安全逃出。

    北武、虎岩两岛均位于外海中南部地域,虽然面积不小,土壤也适合耕种,加上撤退时携带的大批物资,暂时是可以满足流民们的生存。但是对于长久而言,两地是无法满足长久的需要的,必须寻找新的根据地。

    在紧急且仓促的流亡中,因为主要撤离的是人员粮食和军械等,故而图书典籍和人才得以撤留下来的是很少的,故而对于下一步要到何方,当时流民集团也一时束手无策。然而天无绝人之路,正在众人束手无策之时,一位名叫张利海的二十八岁的年轻人毛遂自荐,向马文慧、张璇强提出了自己的计划。

    张利海是江州晋安人,当时正在中原求学,不幸因战乱成为了流民军中的一员。

    张利海向马、张二人说道:“将军,如今中原陆沉,我等数十万百姓困守孤岛,将军意欲何为?”

    马文慧:“神州陆沉,我等数十万生灵困绝荒岛,然内心报国之志无时无刻不敢忘,然而我等对于陆地地理尚知晓,而对于沿海地理及事务着实不了解,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旁边的张璇强也急忙说道:“先生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张利海:“就在下所知,目下我等所居二岛虽尚可确保无虞,但绝非久居之地,而要返回故土,着实能力有限,不如南下谋生。”

    马文慧、张璇强请张利海继续说。张利海接着说道:“就在下愚见,我等先固守二岛,休养数月,期间派数十人潜回沿海以打探消息。此外,中原局势叵测,我等起码短期无力返回中原,而北上进入敌之后方地域虽不无可能,但当地民风彪悍,以我疲惫之身难以与之抗衡,只能南下渐图恢複。休养之后,先南下占据嘉州东部的双卡岛,该地地处东海,且距离嘉州不远,可以为南部依托,进可为向南拓展之根据地。再之,南进占领子母岛、落叶岛、飞扬岛,这几个岛距离我等目前所辖之岛屿及双卡岛也不甚遥远,但地域和物产倍之,尤其是飞扬岛方圆百里,物产丰饶,林木茂盛。飞扬岛人称海中洲,曾经是大卫国县治所在,极盛时编户人口就有近二十万人,足可以作为安身之所。后朝廷管理不善,加上外族袭扰,遂被匪盗和土人占领,如今正处于混乱状态,正好占领。待占领这几岛后,逐步南下占领有关岛屿,重点目标就是东南部大海中最大的一片岛屿,即海山洲。”

    马文慧、张璇强等对海山洲虽然听过,但具体并不知晓,反问道:“海山洲?莫非即传说中的天末荒岛?”

    张利海说:“是的,海山洲。海山洲在飞扬岛东南方一千五百里之地,是东部大海中一大岛,东西近四百里,南北纵横八百里,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渔盐滋生。满山皆属茂树,遍处俱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向之所少者,布帛耳。兹则木棉盛出,经织不乏;且舟帆四达,丝缕踵至,饬禁虽严,终难杜绝。实肥饶之区,险阻之域。内部有大山可为屏障,足可为久居之地……
............
内容不完整?請访问笔趣789(ЬⓠᏃᎳ⑦⑧⑨.CΟM)阅读完整内容!

原域名已被污染,请记住新域名www.bqzw789.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