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qzw789.info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啥都没有我一样称霸十六国 > 第33章 (九十七)鞠躬尽瘁

原域名已被污染,请记住新域名www.bqzw789.info

    (九十七)鞠躬尽瘁

    桓温看到这封信之后,喜出望外。这下子除了守卫都城建康的一部分军队,剩下几乎全国的军队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了。

    他分别给各个州的军队发出命令,让他们到广成关集结,他桓温要一举击溃入侵的燕军。

    听到桓温大军集结于广成关的消息之后,大燕国太宰太原王慕容恪给已经把洛阳城收刮一空的部下发出命令,“全军集结,班师回朝!”。

    等桓温的大军抵达伊阙关的时候,燕军已经撤到了孟津关。等桓温大军抵达洛阳城的时候,燕军已经撤回到了黄河北岸。洛阳城重新回到了晋军手里。

    对于慕容恪的用兵,大燕平北将军慕舆泥一头雾水。五万大军劳师远征,最后攻占的城池又原封不动的送还回去了。

    虽然从洛阳城弄到了不少战利品,可这几个月大军消耗的粮草军需也不少。整体来说这次出兵,并没有得到什么收获。

    看出来了慕舆泥的疑惑,慕容恪耐心的给他解释,“在春秋战国的时候,齐国左相田常有不臣之心,本来他想攻打小国鲁国给自己壮声势。但孔子的弟子子贡却劝说他攻打刚刚称霸的吴国。理由是‘内有忧则攻强,外有忧则攻弱’。齐国国君为了支持田常不被吴国打败,让田常掌握了齐国所有的军队。结果田常转身就逼迫齐国国君让位于他。”

    喝了口水润了润因为说话过多而干了的喉咙,慕容恪闭起眼睛调整了一下越来越困难的呼吸。

    看着慕容恪那张比几个月前刚出征之时更无血色的脸,慕舆泥就一阵阵心疼。而这几个月来慕容恪对他的谆谆教诲,更让他对慕容恪尊敬有加。

    休息了一会,慕容恪又接着说道:“桓温就是东晋的田常,他早有不臣之心。此次我率军攻打洛阳,不过是给桓温一个掌握军队的借口和机会罢了。桓温此次挟大胜回朝,必然逼迫晋帝禅位,此后为了坐稳江山,肯定会清除各个世家大族的反对势力,而各个世家大族又怎么会束手待毙、任其宰割?”

    说道这里,慕容恪突然猛烈的咳嗽了起来,一张苍白的脸因为猛烈的咳嗽泛起一阵潮红。直到咳出几口鲜血,慕容恪的呼吸才慢慢的平稳了下来。

    慕容恪这种咳血的情况越来越频繁,一开始慕舆泥还十分担心,后来就慢慢的习以为常了。因为不习以为常他也没有任何的解决办法。

    从慌慌张张、手足无措到视为平常、淡然处之,慕舆泥对慕容恪却是越来越尊敬。因为他知道,慕容恪的时间不多了。

    慕容恪之所以对自己这样悉心教导,就是想要在临死前把自己平生所学找个传人,可惜自己实在不是一个好学生。

    “如此一来,十年之内,江南再无余力北伐我大燕。”长时间的咳嗽让慕容恪的声音变得沙哑,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继续说下去,也没有影响对面的慕舆泥认真的听。

    “吴王慕容垂虽然最终还是去了苻秦,但他的家人在燕国被照顾的都很好。如果苻秦将来有攻打燕国的计划,为了家人考虑,慕容垂一定会设法阻止。这样一来,燕国最少有将近十年的安稳日子。这十年,足够陛下成长了。”

    这时候慕舆泥才真正明白了慕容恪这一次攻打洛阳的全盘计划,这一仗给他们大燕国打出了十年的时间。

    慕容恪把和慕舆泥说的这些,也全都写成了奏章,让小皇帝慕容暐明白其中的深意。

    在这之后,慕容恪就再也撑不住了,还没回到燕国都城邺城,慕容恪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大燕太宰太原王慕容恪,薨!

    当小皇帝慕容暐见到慕舆泥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报丧文书,泪水夺眶而出。

    太宰太原王慕容恪,这个他和母亲猜忌过的皇叔,为了大燕国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当慕容恪的灵柩回到大燕国都邺城的时候,邺城已经是满城缟素。小皇帝慕容暐不顾众大臣的反对,坚持执子侄礼,也是一身缟素的孝服,出城十里迎接大燕太宰太原王得胜回京。

    太原王的爵位由慕容恪的嫡子慕容楷承袭,只要慕容恪这一支还有继承人,这个爵位就是他们家的,为了证明这个决心,小皇帝慕容暐还特意给爵位加了一个“恒”字。从此爵位变成“大燕太原恒王”。

    …………………

    桓温兵不血刃就收複了洛阳,这是在他出兵之前绝对没有想到的。

    原本他的计划是利用燕国这次南侵,趁机掌握足以让他逼宫的军队,如果能战胜燕国,则挟大胜、军功人望具足的情况下让皇帝禅位。

    差一点的局面,与燕军相持,他则会趁机掌握更多的资源再逼宫。

    最差情况则是,燕军兵势强盛,那他才会考虑晚一些再图穷匕现逼皇帝禅位。

    但现在轻而易举得来的胜利,让他感觉有点不真实。做起事情反而犹豫起来。

    “让陛下禅位,此事没有先例,要不先重新拥立一位皇帝?这样一是看看群臣的态度,二是看看王谢这些世家大族的反应?”

    郗超一听桓温这样说,当时就急了。

    “汉献禅位魏文之时可有先例?魏元禅让晋武之时可有先例?王谢若不赞成,难道南郡公能就此作罢?事已至此,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成,则南郡公荣登大宝,开创基业,流芳百世;败,则你我两族烬灭,遗臭万年!”

    郗超的眼睛此刻都变得一片血红。这个时候打起了退堂鼓,开什么玩笑?

    桓温䗼格谨慎,这种䗼格的人每到关键时刻就会缺乏当机立断的决心。

    可经过郗超这么一击当头棒喝,桓温一下子就恢複了平时的清醒冷静。

    率领着十五万大军,桓温得胜回朝。

    晋朝的官制当中,中央没有专门的军事机构。尚书台最高长官尚书令,类似于宰相,副手为尚书左右仆射。参与军机,主管全国军政大权。尚书下有三公、吏部、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共计六曹(后世演变成六部)。六曹中也没有专门主管军事的曹,但尚书诸曹郎(后改为五兵尚书)这个尚书助手的官职分为左右中兵、左右外兵、别兵、都兵、骑兵,主管士兵的日常工作。

    而太尉、大司马、大将军多为爵位,而不是实职。

    真正在军事方面具有实权的就是各州的都督中外诸军事,以及统领都城内禁军的中领军和统领都城外禁军的中护军。

    (九十八)权倾朝野

    中央也一直尝试削弱地方都督中外诸军事的武将权力。例如调动军队要有诏令、虎符、节等等来自中央的象征物。还在军队中的幕僚,如果长史、参军司马等都由中央任命。但真正遇到强势的人物,这些都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桓温对所有参与此次出征的将士们说:“出征之前,皇帝陛下发出诏令,所有人得胜之后到京都领取厚赏。”这一下,十五万在整个出征过程当中没有得到什么甜头的将士们,高高兴兴的就跟着桓温直奔京都建康而来。

    一路上,所过诸州郡县,桓温全都打开官仓,布施百姓,赈济灾民。各处百姓全部交口称赞南郡公仁德。

    等到十五万大军抵达扬州的时候,都城建康的一众君臣已经是乱成了一锅粥。他们虽然能猜出桓温想要干什么,但桓温自己没说破,他们也不敢说破,以免惹火烧身。

    庆幸的是,桓温把十五万大军屯驻在了历阳,就不再前进。

    历阳,是建康的门户,急行军一天就能够到达建康。

    与差一点让皇帝逊位的“王敦之乱”齐名的“苏峻之乱”之所以影响巨大,就是因为当时苏峻是历阳内史。当时的国舅庾亮借着外戚的身份把持朝政,因为缺少忠心的军队,便想要掌控苏峻手中的流民兵为己用,但却不想用苏峻这个流民帅,于是苏峻被逼反了。

    苏峻一举攻破都城建康,就是因为他掌握了历阳城。

    桓温屯兵历阳之后,派出弟弟桓云,率兵截断各地对都城建康的各种供给。用不了多久,建康朝堂中的皇帝和文武百官就要面临着断粮的危机。

    建康朝堂上的一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最开始还幻想着等到桓温上朝,如果确实显露出不臣之心,那就暗中埋伏下刀斧手将桓温诛杀。

    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桓温并没有接受诏命入朝觐见。

    一连数道诏命都被驳回。这下子朝堂上的众位大臣没了办法。

    直到尚书令王述派人先去与郗超沟通了一番,皇帝司马丕才下诏封桓温为大司马,尚书右仆射,都督天下诸州中外诸军事,及

    入朝不趋:趋,是快步走的意思,就是上朝的时候别人需要快步走表示对皇帝的尊敬,而桓温就可以慢慢走;

    剑履上殿:自从荆轲刺秦王之后,所有上殿面见皇帝的大臣都不允许佩剑,现在桓温可以佩剑上朝。因为此时还都是以跪坐为主,所以上殿需要脱鞋,现在桓温可以不脱鞋;

    赞拜不名:儒家讲,直呼其名是对人最大的不尊重,类似于指着鼻子骂人。但上朝的时候赞礼官是要称呼官员全名让大家认识的,而桓温从此只需要称呼官职就行了;

    加九锡:皇帝赐予大臣的代表最高荣誉的九种礼器。

    至此,桓温才派弟弟桓冲率领两万兵马进入都城建康,接任中领军中统军职位,掌管都城内外禁军。此后,方才让弟弟桓云恢複都城建康的各种供给。

    桓温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整个朝堂内外。权倾朝野,不外如此!

    …………………………

    十一月底的辽东郡,早已经寒风刺骨,虽然还没到吐口唾沫还没落地就能冻成冰的地步,但握着长枪的手,如果不是每隔一盏茶的时间就换一次手,恐怕也早就没有了直觉。

    站在这不知道有没有千百年的城墙之上,林十七双眼望着水汽蒸腾的马訾水(鸭绿江)。

    陆地的降温比有水的江河湖海要快,这就造成了马訾水这种大河在这个季节水汽像开锅似的肉眼可见的在水面上升腾。

    升腾的水汽落在河边野蛮生长的树木之上,让一棵棵高矮不同的树木仿佛披上了冰雪制造的盔甲,只不过这身盔甲非常脆弱,太阳一出来,就很快的消失了。

    这种树挂,从小就生长在这里的林十七早就见怪不怪了。不过那年辽东郡刺史慕容麟刚刚来赴任的时候,在这里看到这个景色,赞不绝口。

    扶堞一望灿如霞,

    百万雄兵具贯甲。

    如若随我出辽东,

    试看天下在谁家?

    当年慕容麟望景生情做的诗,他以为只有他自己知道,却没有想到旁边扶枪肃立的小兵,也听到了。不过这个小兵不识字,自然也记不住这首诗。

    这种雾凇,因为天时地利的原因,并不是在哪里都能看到。慕容麟有感而发,也是十分正常。

    回想着那位比自己还要小好几岁的刺史大人,林十七不禁心头一阵感慨。投个好胎真的是太重要了,人家什么都不用做就是高高在上的刺史大人。

    自己从懂事起就每天为口吃的累死累活。就是为了能够每天有吃的,所以才在刘家家主刘详向佃户征兵的时候主动站了出来。

    正在胡思乱想的林十七,忽然发现随着阳光升起,应该恢複平静的马訾水的水面上,出现了一片片的黑影。

    怀疑自己看错了的林十七,揉了揉眼睛,又仔细看去。

    没错,是人,水面上出现了黑压压的坐满了人的船只。

    “敌人?”林十七不可置信的呢喃了一声,紧跟着就高声喊了起来,“敌军来袭!敌军来袭!”

    “高句丽数万大军渡过马訾水,已经兵临武次县的古燕国长城城下。”

    当在无虑县的刘详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袋一下子就炸了。

    辽东郡的慕容家军队,除了辽东刺史慕容麟的一千亲卫,其余的当年都被调回了邺城,现在也不知道变成了谁的部曲,反正没再回来。(www.bqzw789.info)

    自己能够掌握的所有军队,就只有不到一万人,还分布在侯城、武次、无虑三个县。侯城县和武次县是当初慕容家军队调走后,应辽东郡刺史慕容麟的命令,调过去填补空缺的。

    平时缺衣少食,训练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不能挡得住高句丽的大军,刘详心里实在没底。

    自己留在无虑县的五千精兵才是自己刘家真正的主力家底。可是要不要用自己的家底去和高句丽拼上一场,刘详一时还拿不定主意。

    还是向龙城的乌丸张骥求援吧,让他再去向朝廷要援军。

    高句丽前些年刚被太宰慕容恪狠狠的教训了一顿,这就乘着太宰慕容恪带领五万大军南征洛阳的空档兵犯辽东,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九十九)龙城援兵

    驻守在龙城的乌丸张骥接到辽东郡刺史慕容麟和无虑县县令刘详的求援文书之后,也是十分头痛。

    当初太师上庸王慕容评只给他留下了三千士兵。这三千人在手,乌丸张骥守住龙城内外,镇压不服从的势力是绰绰有余,但想要用这三千士兵去支援辽东郡,那就显得杯水车薪了。

    赶紧向上方救援,不管有没有援兵到来,责任不在我,锅是先甩出去了。

    可令乌丸张骥没想到的是,他的救援文书刚刚发出去一天,就有一支大约有两千人的骑兵队伍从南面向龙城赶来。

    带队的是一名二十岁左右的年青小将,鲜卑话说的比他还流利。手中的文书是太师上庸王慕容评的。小将自称叫慕容贺,奉太师上庸王慕容评令,来接管龙城守卫的。

    有太师的文书,来人又是慕容家的后起之秀,所穿盔甲是大燕国样式,骑乘的马匹……
............
内容不完整?請访问笔趣789(ЬⓠᏃᎳ⑦⑧⑨.CΟM)阅读完整内容!

原域名已被污染,请记住新域名www.bqzw789.info